前段时间,有一款小游戏火爆朋友圈,对,就是“跳一跳”,大家都取得了怎样的优异成绩呢?反正小编最多跳到300多步就歇菜了。而这款简单的游戏,对于我们玩家而言就是打发无聊的工具,但是对于整个微信而言,就预示着今年的发展方向——小游戏、公众号和小程序。那么这三个方向,作为投资者的你,会选择哪一个呢?
1、“小游戏背后的野心和机遇”
说到小游戏,上线20天,小游戏累计用户数达3.1亿。有37%的用户是游戏APP活跃用户,有41%的用户是曾经APP游戏的流失用户,更有22%的用户是以前从来没有玩过游戏的用户。
对个体而言:都市人们生活节奏快,碎片化时间较多,一天工作多达十几个小时,在压力之余,小游戏恰好能让玩家利用碎片化的休息时间乐一乐,放松一下。
对商家而言:不难想象,以后小游戏或许也能像编辑PPT一样,不需要开发者工具、不需要代码,商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DIY出自己的小游戏,在这里我们拭目以待。
对游戏行业而言:
以往,游戏厂商想要通过微信给APP导流都是通过公众号图文的静态展现形式,欠缺视觉冲击力和用户体验。而小程序的到来,因其功能升级,厂商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。通过开发小程序,用小游戏的方式,借助微信9亿+的流量支持,帮助游戏厂商将用户更好的引流到APP。
2、关于公众号的一些思考
1)关于公众号App
张小龙称现在这个App已经做得差不多了,很快会对外发布。
对个体而言:如果上线了APP版的公众号后台,公众号的门槛将再次大大降低,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一台手机完成所有运维工作。
对行业而言:因公众号app所特有功能的诞生,第三方辅助产品将重新洗牌。比如,秀米、新榜第三方编辑器将随之上新APP版。有了这种操作,小编在上下班的路上,或者躺在男神的被窝里,都可以拿着手机轻松搞定,再也不用匆忙的打开电脑啦。
2)关于公众号赞赏
对赞赏来说,其本质应该是对作者做赞赏,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。腾讯高层们飞到美国与库克见面,苹果手机的“赞赏”功能恢复,同时出现改动,即赞赏的对象从公众号变为作者。
对自媒体人而言:将来在公众平台里,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,每位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,看到他曾经发表过的文章,一位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。从品牌到作者主体的改变,促成“作者”的投稿制度得到强化。不仅要做品牌ID,还要做作者ID,新媒体人员的个人价值体现,个体新媒体人员的额外资源和收入将大大提高。为此,将会鼓励更多优秀的自媒体人,通过文字获得财富自由。这也响应了微信“再小的个体都是一个品牌”的口号,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去中心化。
对行业而言:比如一些做代运营业务的公司,日后可以根据每位小编一年的打赏,来判定年终奖给多少。这样也会带动行业内更多的第三方公司,写出更多优质的内容。
3、关于小程序
“小龙叔”真的很看重小程序。现场,还公布了小程序诞生一年的一些数据并阐述了核心观点:小程序总用户数 1.7 亿、已上线小程序数量达 58 万个、开发者:企业+个人 100 万+
小程序要做的五件事情:
(1)降低门槛:尤其希望通过第三方开放平台,让那些没有开发能力的商家尽快接入进来。这似乎也在暗示着,“全民小程序”即将来临。很快你的左邻右舍,竞争对手都会用。
(2)充实能力:微信团队提供了分包加载,各层级跳转能力。另外在组件上各种的接口,对硬件、蓝牙、手机号授权,还有微信运动等等都提供了很多能力。竭尽全力搞事情,让全民小程序的一天早点到来。
(3)触达用户,接地气:研发更符合场景的应用,让小程序更接地气,不做假大空的东西,让微信更好的触达用户,创造更多的流量。这似乎也是在暗示着,未来各行各业,都能享受到小程序带来的福利。
(4)提高转化:小程序的加载速度比H5至少有20%—30%的提升,并且它能解决重复使用的问题,未来也会提供更多数据化赋能的能力,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。比如游戏行业的小程序,体验就比H5好很多。
(5)流量变现:小程序可以绑定500个公众号,假设平均每个公众号有8万的粉丝,并且都能看到你的小程序,那么就是40000000次曝光!微信这么做,说实在的,就是让大家都能赚到钱。
其实,对于小程序来说,这里有很重要的两点要跟大家说明:
A、小程序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
当然,已经入行的电商早已经赚到钱了。那些还没进来的各行业,不要望而却步,微动天下,有全行业的小程序模板,可以为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。
B、小程序和App,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
小程序不取代APP,而是一直在丰富APP的更多场景。微信下一步准备探索线下生活,微动天下也正在做这件事情,目前,全国线下近300 家代理商;与此同时,我们线上还隆重上线了小程序直播功能。让更多地区的商家,更好的通过小程序变现。也让更多地区的百姓,通过小程序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。
这次微信公开课有个玄乎的词“to be”中文译为“正当时”。对他们而言,一切正当时,恰如正当时的张小龙,正当时的微信生态,也恰如正当年华的我们。